您的位置 >>首页>委员风采
|
一个行家能手型的政协新兵——记区政协委员俞晓丹
|
2017-06-09
|
俞晓丹,海淀区政协委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办公厅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直从事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主要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等工作。曾获全国档案先进工作者、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工作者、记三等功、全国质检系统优秀党员、全国质检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家庭建设“最佳经验奖”等奖励和表彰。 俞晓丹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中央国家机关内部管理的实施人,她首创的“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导向”双轮驱动管理模式,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作为经验交流推广;是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项目《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该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及多个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机关工作,文来文往,年复一年,大会小会,老生常谈。如何使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机关管理,注入一剂强心剂,激起一片波澜?俞晓丹用了5年的时间,大胆探索,稳妥推进,首创将原本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运用到规范机关管理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双轮驱动管理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中央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陆续到质检总局交流学习。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完善,目前,这一成果也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并得到推广应用。 创业艰难百战多 刚在质检总局尝试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机关管理时,俞晓丹面对的是一片质疑,甚至是反对。“行政机关有自己的特点怎么能用国际标准?”“ISO9000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产品才能适用”“体系就是花架子起不了什么作用”“平时工作够忙了还搞这些形式主义”……。她毫不气垒,坚定执着,沉下心来,刻苦钻研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和实务,反复研读晦涩难懂的大部头的国际标准,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机关工作实际,创造出一套独特的经过改进的适合行政机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后,她凭借过硬的专业水平,一个司局一个司局走访,一个处室一个处室解释,“煞费苦心、磨破嘴皮”,说服了也感动了体系建设的观望者和反对者,短短9个多月,对照“三定”职责,建立体系文件436个,制定工作依据4235多项,成功地在机关推行了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规划建设了综合行政管理信息应用平台,通过政务内网应用程序固化各项业务流程,实现机关工作过程管理、实时记录、流程查询和数据分析。目前,全国质检系统包括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31个省级质监局,以及京区16个事业单位在内,共计82个单位建立并运行了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建立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以后的运行更为关键。俞晓丹带领的团队运用“过程方法”和PDCA工作模式,强化工作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闭环管理,借助部门自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评价、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建立自我检查提升机制,推进各部门自我发现和改进问题。每年定期组织机关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质量目标测评活动,推动质量管理精益求精、持续改进。 一山望过一山高 成功在机关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后,俞晓丹把目光瞄向另一个政府管理领域难啃的硬骨头——政府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80年代就在我国行政管理中推行,但许多部门的绩效考核最终都流于形式。经过广泛调研,俞晓丹开拓性地创造了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具有质检特色绩效管理新模式。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结合质检工作特点和垂直管理实际,在全系统层层成立绩效考核领导机构,搭建工作队伍,细化考核方案,推进组织实施,初步建立起覆盖总局机关、直属局、事业单位等3个层面的绩效管理框架,有针对性制定了3个绩效考核办法,初步形成了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完善指标体系。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针对不同单位和部门分别制定考核指标,把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机关管理、改革创新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把国务院部署涉及质检的目标任务、督办事项,以及总局年度重点工作细化量化,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把中央“八项规定”、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纳入指标体系,并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强化考核措施。坚持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业务考核与作风考核相结合,推进绩效考核常态化、长效化。综合运用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干部监督考核、党风廉政建设和内部审计等成果,实现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公开。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收集汇总工作记录,加大过程监管、文书审核、联合检查力度,避免重复管理、多头检查和主观考核,提升考核效率,实现了“功夫在平时、记录在网上、结果全公开”的绩效考核模式。 用理想信念净化思想 俞晓丹同志长期担任办公厅党支部组织委员,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细腻的人文关怀,扎实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地耕耘机关基层党建工作。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俞晓丹十分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同时高度重视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党章》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的专题教育中,她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编印《支部学习园地》,制作宣传展板,组织党日活动,开展纪律教育月等多种形式,为支部党员补足理想信念之“钙”。 作为支部组织委员,俞晓丹识大体,顾大局,兢兢业业,不计得失,自觉维护党支部的集体形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始终怀着对党坚定不移的信念,怀着对质检事业满腔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各项工作任务。她曾经代表党支部深入西部贫困县固原县的乡村、祖国边陲新疆都拉塔口岸等偏远地区,在零下10多度的低温恶劣天气中,与基层一线职工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农民朋友们排忧解难,帮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她把艰苦实践的总结和体会编印成《走进西海固》等画册与支部全体党员分享,用真情深深感染了周围的同志们。 用人文关怀凝聚人心 每到重要节日,职工们都会收到党支部赠送的一张精致的贺卡,上面有党支部写给职工家人的一封温馨的问候信。第一次拿到这张贺卡,好多职工都热泪盈眶,大家感受到的是组织不但有严肃认真的一面,还有温情脉脉的一面。这张小小的贺卡,没有花公家一分钱,却凝聚着俞晓丹极大的心血。她亲自创意、亲自设计、亲自制作。就是这样一张纯手工制作的贺卡,成立许多同志最珍贵的礼物。 俞晓丹待人真诚,团结群众,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她总是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公厅支部每年都有近10位从全国各地来京的挂职或长期借调的党员干部,她深知这些同志远离家乡,思乡心切,她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工作上、生活上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得这个特殊群体在办公厅支部找到家的感觉,更加安心工作。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把全体党员拧成一股绳,把党支部建成战斗堡垒。 用信息手段延伸触角 办公厅党支部有60多位党员,平时大家都很繁忙,经常出差和加班加点,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学习成了一件困难的事。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俞晓丹带着几个年轻党员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开发了手机“掌上支部”APP,把党规党纪、党建文件、学习资料、“三会一课”信息、支部活动信息、组织生活情况、党费查询等整合到应用软件中。现在每一位党员只要拿起手机就能轻松查阅党支部下发的各类学习资料,了解支部党建信息,从而拉近了党员与组织、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距离,“掌上支部”APP成为办公厅党员干部的“掌中宝”、支部党建工作的“遥控器”和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同时,俞晓丹还组织开发了政务信息内网“党建工作”功能模块,使党员们行政办公和参加支部学习两不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增强了党建工作的纵深,丰富了支部建设的形式,增强了组织生活的活力。 政协战线的新兵 2016年11月,俞晓丹当选为海淀区政协委员,作为政协战线的新兵,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政协工作中。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政协有关文件,熟悉政协业务,认真履职尽责。上任不到2个月,她就和胡宗江、马万成委员一起,推动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与海淀区民族小学建立检校合作,启动了我国首个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试点。 为了推动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试点,海淀区政协委员俞晓丹、胡宗江、马万成作了大量调研和前期工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思想触角,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推广国门生物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国门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和有效途径。 在委员们的协调沟通下,1月19日,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与海淀区民族小学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合作方案》,建立了共享资源、协同联动的教育试点工作机制。通过在四年级试点开设国门生物安全选修课程,完成每学期不少于15堂的授课,以及将检疫犬驯养基地、国门生物安全工作成效展示室、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资源纳入相关学校课程实践,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支持国门生物安全,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态安全理念。未来,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国门生物安全教育课题研究,不断推动工作内容的项目化和工作实践的长效化,加快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经验,力争实现生态安全教育质的突破。 签署合作协议后,俞晓丹请来的检疫专家为民族小学的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门生物安全课。使老师和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检验检疫工作在保护国门生物安全,维护百姓健康中所体现的重大作用。鼓励孩子们一起加入到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队伍中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美丽的家园。 第一次在政协履职活动的成功组织,给了俞晓丹很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她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