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政协成立于1981年1月,迄今已走过了36年历程,在海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淀区政协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植根于智力密集的沃土、伴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成长而不断发展的。这36年,是不平凡的36年,是继往开来、持续创新的36年。
十届区政协于2016年12月成立,现有委员427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6人、秘书长1人、常务委员77人。委员中的中共党员164人,占38.4%;党外人士263人,占61.6%;非公经济人士43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60人,非公和新阶层人士合计103人,占24.5%;妇女委员136人,占31.9%;少数民族委员33人,占7.7%。委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以上418人,占97.9%;研究生以上310人,占72.6%,其中博士研究生141人,占33.0%;中高级职称255人,占59.7%,其中高级职称206人,占48.2%。
本届政协委员具有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专业结构新、代表性强、区域特色更加突出等特点。委员中有百度、华为、紫光、浪潮、东华软件等科技企业,有中国航发、中铁、中钢、中铝、中影等驻区单位,有滴滴打车、神州租车、拉勾网、中科金财等“独角兽”公司或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有中关村创业大街和中关村智造大街等服务创新创业机构的负责人和其中的代表人士, 有知名的播音主持,还有奥运冠军和亚运冠军。委员中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各占有一定比例。高校推荐的委员中,一半以上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人员中很多也都具有留学背景;委员中还有36氪、美团、去哪儿、网易、创业家等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经中共海淀区委统筹考虑,委员中还安排了各街道的主任和各镇的镇长。委员安排既体现了海淀区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也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为有效履行政协职能、有力助推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届区政协共设置32个界别,包括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无党派、共青团、工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侨联、台胞台属界、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和特别邀请人士。
29个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按照海淀区下辖的22个街道和7个镇划分,包括万寿路、羊坊店、甘家口、八里庄、紫竹院、北下关、北太平庄、海淀、中关村、学院路、清河、青龙桥、香山、西三旗、马连洼、花园路、田村路、上地、曙光、燕园、清华园、永定路、四季青镇、东升镇、海淀镇、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
8个专门委员会,包括提案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城建城管和环保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8个咨议小组,包括财政与金融咨议小组、教育咨议小组、社会发展与资源咨议小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咨议小组、城乡一体化发展咨议小组、文化发展咨议小组、生态文明建设咨议小组和民族宗教咨议小组。
机关内设10个处室,包括综合办公室(研究室)、委员工作室和8个专委会办公室。现有在职干部34人。
十届区政协持续丰富和完善历届日博注册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和谐、包容、创新、求实的工作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博注册文化。此外,大力拓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发展思路,强化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加强专题调研力度,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注重委员的学习和培训,积极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政协委员队伍,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为委员知情明政、创新履职创造良好条件。与此同时,按照讲政治、守规矩的要求,持续深化政协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为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推动海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